幼鸽早期养强壮 训飞时机得拿准

2025-05-22 06:38:53.0   (3233次)  作者:咕咕鸽

在养鸽过程中,很多鸽友都会遇到这样的疑问:为什么同样是鸽子,有的飞得又快又低、有的却能盘旋高空长达数小时?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鸽子飞行的三种典型状态。

第一种飞行状态:飞得快而低,但缺乏持久力。这类鸽子在飞行时频率快、动作敏捷,看起来活力十足。然而,它们往往飞不了多久就会迅速落地,飞行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。但手感上显得强壮有力、体重沉稳,但飞行耐力不足,反而是幼鸽状态非常好的一种表现。

尤其对于刚开家的幼鸽来说,早期阶段更应关注的是强壮度和身体体质,而不是一味追求飞行的高度与时长。许多鸽友以为飞得越高越久就是状态好,反而走入了误区。

第二种飞行状态:飞得高且久,但上手手感偏轻。与前者相反,这类鸽子飞行时能够快速升空,并持续飞行半小时甚至更久,展现出良好的飞行能力。但从手感来看,鸽子略显干瘦、分量不足,肌肉线条不够饱满。

一般,是由于鸽粮中添加了稻谷等清除类饲料,导致鸽子体内脂肪减少、体重下降。虽然飞行能力看似增强,实则是一种“变相减肥”。但对幼鸽而言,早期阶段最重要的是打好身体素质的基础,而非片面追求飞行时长和高度,易影响其长期发展。

第三种飞行状态:中规中矩,稳定平衡。还有一类鸽子既不特别快也不特别高,飞行状态整体处于中游水平。手感适中,肌肉结实,飞行时间也较为稳定。这种状态往往是鸽子处于健康状态的表现。

早期幼鸽成长的核心原则只有一个,就是先强身健体,再来谈于飞行表现。不要误把飞行时间长短、高度高低当作衡量鸽子好坏的标准。在幼鸽时期,适当的蛋白质摄入尤为重要。例如在鸽粮中加入10%-20%的黄豆,有助于增强肌肉质量和体力。

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导致飞行时间缩短,但鸽子的整体强壮度会显著提高,这才是真正健康的体现。此外,切记不要过早使用稻谷等清除性饲料来增加飞行时间。

那么,我们什么时候需要重点关注鸽子的飞行时间呢?建议等到幼鸽完成避光期,约一个礼拜左右后,再来关注鸽子家飞强度也不迟!


文章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