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道白军团横扫一线赛场 彬彬鸽舍:几乎不训就飞

2025-07-16 06:10:33.0   (1517次)  作者:鸽言有道

一羽羽战绩彪炳的神鸟,一次次公棚高位入赏的惊艳表现,皆来源于鲁道白、零缺陷家族、奶酪、戈马力等经典血统的实战传承。今天,让我们走进北京彬彬鸽舍,揭开那些闪耀赛场背后的故事,探寻刘庆彬老师的精彩赛鸽生涯。

多羽神鸟横扫四方,好鸽子哪哪都飞

从2010年说起,那年我亲自去了爱亚卡普拍卖会,以10万元拍下了当年的鸽王第5名。鸽王5名的后代表现极为抢眼,无论是四代还是五代血统,只要沾上“鸽王第5名”的血脉,在全国各大公棚中几乎都是“飞疯了”的存在。

再就是“零缺陷”的鸽子,十年没有败过,它的血脉年年稳居高位,从未让我失望。尤其擅长在恶劣天气中稳定发挥,几乎在全国所有大型公棚赛事中都有高光表现。可以说,这些年我的成绩,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它撑起来的。

鲁道白军团征战,几乎不训就飞

有些好鸽子天生就是为比赛而生,基本不需要怎么训练就能飞出好成绩,鲁道白便是其中的代表。尤其是在2023年,我首次将其后代送入大公棚参赛,便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。

这一年也可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,我交了不少白鸽参赛,结果不负众望,成绩斐然。这只鲁道白色军团不仅飞得快,更飞得稳,真正做到了一路征战,所向披靡!鸽王冠军、决赛前奖都有。

读懂每个地方的赛事,尤为关键

我一直坚信,要想在赛鸽比赛中取得好成绩,首先就要读懂每个地方的比赛特点。不同的赛场,对鸽子的要求也不一样,不能盲目送鸽,否则可能“白忙一场”。

举个例子,之前我参加北国之春春棚比赛,送了12羽鸽子,结果一羽奖都没拿,原封不动地被我带回来了。赛后我就专门请教了王志刚王总:“你们到底飞的是什么鸽子?”他也跟说了很多。

通过那次经历我更加明白:每个地方的比赛,你必须去研究它、了解它。比如他们平时飞什么体型的鸽子,分速大概在多少,这些都非常关键。

像北国之春春棚赛事,鸽子的飞行分速通常在1100到1300之间,最高也就1500左右。而我们家的一些白鸽,分速能跑到2000以上,零缺陷这一路也有这个潜力。但如果比赛的平均分速低于1500,那么速度鸽反而不容易发挥,很难飞出高位成绩。

所以选鸽要“因地制宜”。对于一些较大的公棚,我一般会送20只左右,这样入赏的概率更高。但也不能盲目追求数量,一下子送200、300羽,到最后真正能打的可能就剩下四五只。最好的做法是把家里最优质的鸽子送去参赛,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实力合理安排羽数。关键还是要具体分析每一个赛场,合理交鸽。

打寄养棚思路 大赛场飞一站就够了

打寄养棚,关键在于两点:一是必须有好鸽子;二是每年要不断尝试新血统、新体型,去适应不同的赛场。比如你打山西,要看那边流行什么体型;打唐山,又是另一种风格。

如果是打春棚赛,那一定要选小体型、梨形、骨架紧实、羽毛轻盈柔顺、翅膀宽大的鸽子。这类鸽子飞行灵活、耐力强,特别适合前期快速关赛。像有些在北京飞得不错的稍长身型鸽子,在别的地方就不一定出成绩。每个赛场都有不同的鸽子类型,我们必须认真研究、精准匹配。

而且很多鸽子在第一关、第二关表现突出,但到了第三关、第四关就不见了。这时候我们就要思考:是拼速度?还是拼稳定性?如果你的鸽子不适合前两关的高速比拼,也没关系。只要它能稳住节奏,一路挺进后面关赛,就有机会后来居上。

因此,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压赛程——不是每关都争第一,而是找准自己的节奏,拼最后的决胜阶段。说实话,很多大赛场交30、40羽鸽子,只要有一羽飞出高位成绩,就已经非常成功了。更有甚者,哪怕只飞一站,拿个冠军、前十,也足够立于不输之地了。

飞公棚鸽子的特点:实战为先,体型也是重中之重

想打好公棚赛,首先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知:公棚比赛对体型的要求极其严格。飞公棚赛的鸽子必须是小体型、飘轻型。稍微压手一点的,就几乎不可能获奖。这是我走访了好几个公棚,把决赛前十名、鸽王前十名的鸽子都亲手摸了一遍,得出来的结论。同时,公棚鸽子并不强调骨架有多硬朗,而是以“轻盈”为核心标准。很多鸽王鸽的胸骨较为平坦,没有那种高耸挺拔的结构。

从比赛成绩来看,表现优异的鸽子普遍具备以下几个特征:中等体型、肉质柔软、一字尾(尾羽略下压)、大膀条。这种体型几乎是所有公棚比赛中的“标配”。这并不是某一个公棚的个别现象,而是几乎所有公棚的共同趋势。

如果你手中有来自公棚高位名次、鸽王血统的鸽子,那赢的概率会非常高。但如果这些鸽子没有经过赛场检验,只是纸上谈兵地做出来的后代,那么成功率最多也就五成。即便个体条件达标了,脑子没到位也没用。说到底,还是要看它的爷爷奶奶、爹妈是什么血统下来的。

玩鸽子,实战才是硬道理

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:一定要去实战鸽舍买实战鸽。玩鸽子最重要的不是血统标签,而是个体表现。当你手中握有真正的实战鸽之后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认真研究配对,合理地使用它们,再去赛场上不断验证效果。

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“名鸽”“名血”。我们不否认外血鸽的价值,但比利时的赛制和国内不同。你拿回来一只体型偏大的鸽子,肯定打不了公棚。当然,如果是用于育种,体型可以适当放宽一些,但真正用来打比赛的,还得是中小体型为主。

体型可改,构架为本

体型的问题,可以通过人为改良来调整。但有一点必须重视:好血统的鸽子一定要有好的骨架结构。如果骨架基础不好,再怎么改良也难以支撑起一羽优秀的赛鸽。

引进鸽子时,我首先关注的是它是否真正上过战场。例如“零缺陷”这一系,为什么我会引进这么多?因为它是经过赛场检验的,是真能飞的鸽子。不管它出什么样的后代,几乎没有不飞的。

我家目前共有8只该系鸽子,它们的子代可能偶尔不出成绩,但孙代一定飞得好,而且一飞就是鸽王奖、关赛前奖。这就是实战血统带来的稳定性和传承力。


文章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