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5日,比利时著名赛鸽家乔斯·佛卡门再次在波治全国赛中夺冠,其赛鸽“梅泰2号”在1.9万羽波治III参赛鸽中一举夺得魁首,荣膺成鸽组冠军、全国冠军。十六年前,乔斯·佛卡门佛卡门父子曾经在六万多羽的波治赛中拿下全国冠、亚军。今次,父子二人再次夺冠,重写波治赛巅峰。
仅在上一赛季(2024),佛卡门父子便在波治系列赛事中表现不凡,名下多羽超级赛将大展身手!连连斩获波治II全国成鸽亚军、一岁鸽季军及第4名等多项殊荣。
紧接着,在随后的波治III全国赛中,他们不仅再获全国亚军,更有超过10羽赛鸽闯入全国前100名,又一次创下波治赛系列辉煌赛绩。
从单纯爱好到专业育种:佛卡门父子的成长之路
乔斯·佛卡门自17岁起开始养鸽,最初只是出于热爱。但随着对赛鸽运动的深入研究,而这份兴趣也逐步发展为他的一项事业。
在决心想建立专业化鸽舍后,他果断投入重金,从成绩优异的鸽舍引进超级种鸽,也因此被人誉为“比利时验钞机”。之后,他将引进的鸽子与原有鸽系进行配对,通过实战筛选、严苛淘汰,慢慢建立起基础血统体系。
过去三十年,乔斯与儿子拉斯并肩作战,成功培育出“潘特”、“巴可”、“电流号”、“野马号”,以及如今炙手可热的明星种鸽“钢铁侠”等诸多赛将。
这些优秀战将不仅在赛场上屡建奇功,更是种鸽舍里的核心种鸽,在遗传方面表现惊人,将身上的优秀特质代代相传,构成了佛卡门鸽舍坚实的核心力量。
十分重视鸽舍环境与管理方式
佛卡门父子非常重视鸽舍环境与管理方式。每年十二月初是作育阶段的关键时期,他们会通过调节光线来控制幼鸽的换毛速度。小鸽子在五周龄时就开始接受基础训练,四月底即开始飞行训练,初期训练距离约为70公里,饲料则保持清淡为主。
比赛前两天,他们会在饲料中加入啤酒、酵母等物质,交鸽当天食用;归巢后,则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和氨基酸帮助恢复体能。第二天早晨再给予综合维生素补充能量。此外,还严格控制鸽舍内的鸽群数量,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。
雌鸽一年作育六轮 过多会影响幼鸽品质
佛卡门父子对雌鸽的使用极为谨慎。他们认为,若雌鸽作育过多,会直接影响后代品质。因此,每只雌鸽一年最多只会作育6窝。为了减少雌鸽负担,在配对下完蛋后,会把雌鸽移走,换另一羽雌鸽继续作育,从而保证种雌的健康与活力。他们还提到,尽可能让鸽子保持在自然的环境下完成配对。
育种期间的管理与营养补充
在育种期间,坚持尽量简单喂养,仅在粮食中添加蛋白质、砂石中补充钙质,供种鸽自由啄食。他们认为,真正健康强壮的鸽子不需要过度干预,只要提供基本的食物和水就能慢慢变得强壮。相比之下,那些先天体质较弱的鸽子,依靠营养品而生长强壮的鸽子,后来也不会有耀眼的成绩。
鸽子什么最重要?不是鸽眼也不是头脑,翅膀最重要
当被问及鸽子哪个部位最重要时,他毫不犹豫地指出——翅膀。他认为,飞冠军靠的是翅膀,比其肌肉、羽毛、骨架更重要一些。飞500公里大赛的冠军鸽,它的翅膀基本都非常完美。尤其是难度较大的中长距离的赛事,鸽子翅膀非常重要。
而一羽真正优秀的好鸽子,应该能够在不同环境、不同风向下都能取得高位入赏的成绩。特别是在它不利的风向中依然能够夺冠或者高位入赏,才真正体现出其非凡的实力。
那么,父子二人究竟是如何作育出真正的超级赛鸽与种鸽?
佛卡门父子深知,要培育出真正具备竞争力的超级赛鸽与种鸽,先要从源头做起,必须建立一个拥有卓越比赛成绩的家系,并辅以科学而严苛的筛选机制。
所以,他始终坚持引进表现优异的种鸽,并将其与自家原有的血统进行配对,通过不断优化组合,结合实战比赛的结果进行优胜劣汰,最终形成了一套稳定且高效的遗传体系。
在挑选种鸽时,他们尤为重视那些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依然能够高位入赏的赛鸽,因为它们所展现出的坚韧、适应力和超强的归巢能力,使之更具育种价值。他与儿子拉斯围绕着一两个核心品系长期钻研之后,才实现血统的延续与提升。
此外,选种的过程不仅仅依赖于外观判断,翅膀、肌肉或骨架虽是参考因素,但真正的标准始终只有一个——后代的比赛成绩。只有经过赛场验证、能够持续产出优秀后代的鸽子,才被视为真正的优质种鸽。
在育种策略上,佛卡门父子多年来的成功经验表明,杂交手法是最为有效的路径之一。他们通常会锁定鸽舍中最具影响力的两只超级种公,将其子代相互配对,并通过大赛进一步验证其遗传优势。此外,他们也会灵活运用差异配的方式,如大体型配小体型、黄眼配砂眼等,但这仅作为辅助手段。
另一个关键点在于保持种鸽队伍的年轻化。拉斯强调,除非某羽老龄鸽是极为重要的基础种鸽,否则应优先使用年轻、健康、活力充沛的个体进行繁育。因为年轻的种鸽不仅能提高繁殖效率,也能更好地保障后代的品质与竞争力。
佛卡门父子的成功,源于多年来的系统育种、严谨筛选与不断引进。正如他所说:“我们不只想赢得某一场比赛,而是希望在各个级别上都能夺冠。”或许,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,让二人在各大赛场年年高位不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