赛后状态好不好 全靠七日恢复法

2025-09-15 06:01:03.0   (1307次)  作者:小咕经验

上回聊了赛前怎么喂,让鸽子轻装上阵。今天接着说说——鸽子飞回来之后,该怎么办?不少鸽友一见自家爱鸽落地归巢,心里一激动,立马抓把好粮往食槽里倒,恨不得当天就让它满血复活。

可喂食过头了,反而伤身。鸽子刚飞完300、500公里,一身肌肉酸胀、肠胃空虚,免疫力也会下降。这时候给它猛吃一顿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?无异于让一个跑完马拉松的人立刻去举重,身体根本扛不住。

其实,归巢后的七天,才是真正决定下一场比赛成败的关键期。喂什么、喂多少、啥时候喂、飞不飞,每一步都得讲究。我们这些年总结出一套“七日恢复法”,循序渐进,鸽子状态回升快,下一场比赛照样飞好。如果两场比赛相隔一周,不妨照着这个节奏来调理,效果看得见。

第一天:清肠为主,先让身体“喘口气”

鸽子一进棚,别急着喂大餐。我们每羽先给10克清除饲料——这种料纤维含量高、易消化,能帮助清理肠道里残留的废料,减轻肠胃负担。同时,饮水中加一点蜂蜜电解质,既能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,又能温和地补点能量。

当天晚上不安排家飞,让它安静休息,尽快恢复体力。到了晚上喂食前,先看排便情况。如果粪便成型、颜色正常,说明消化系统运转良好,可以给幼鸽饲料15克;如果拉稀、发绿或不成形,那就继续喂清除饲料10克,宁可慢一点,也不能让肠胃“雪上加霜”。

第二天:开始进补,幼鸽料上场

这一天开始,转入幼鸽饲料,全天总量30克,分两次喂:早上10克,晚上20克。幼鸽料蛋白质丰富、营养均衡,但油脂不过高,正适合疲劳鸽子慢慢吸收,恢复体能。

这天依然不强制家飞,让它在棚内自由活动,静养为主。如果发现鸽子胸肌发黑发紫(这是严重疲劳的信号),电解质水再续一天,帮助代谢乳酸,缓解肌肉酸痛。

第三天:加量补养,体力逐步回升

继续喂幼鸽饲料,总量提升到35克(早上12克,晚上23克)。这时候,多数鸽子精神明显好转,羽毛顺滑,站姿挺拔,抢食也开始积极,说明身体正在快速修复。

下午可以适当开棚放飞半小时,让它们自由活动,但不强制长距离飞行,以促进血液循环,帮助恢复。

第四天:转入营养料,储备能量

从这天起,换成营养饲料(含高蛋白豆类、小麦、糙米等),每羽35克(早上12克,晚上23克)。这类饲料能量密度更高,开始为下一场比赛积累体能。

鸽子这时基本恢复活力,可以恢复短距离家飞,比如放飞30-40分钟,观察飞行状态,为后续训练做准备。

第五天:衔接赛飞料,进入备战节奏

换回赛飞饲料,每羽38克(早上13克,晚上25克)。赛飞料碳水化合物比例高,更贴近比赛时的能量消耗模式,帮助鸽子逐步适应“战斗状态”。这时候,鸽子家飞积极,归巢迅速,抢食有力,说明体能和状态都在回升。

第六天:加玉米提能,增强耐力

在赛飞饲料中加入10%的玉米,总量增至40克(早上13克,晚上27克)。玉米热量高,能快速补充脂肪储备,特别适合应对500公里以上的长程赛事。我们发现,加了玉米后,鸽子飞行耐力明显提升,归巢后也不容易“趴窝”。

第七天(入笼日):减量增效,轻装上阵

到了比赛当天,饲料中玉米比例提到20%,但喂量反而要控制:300公里赛-上午10点喂28克;500公里赛-中午12点喂25克。

喂完一小时后取走水盆,让鸽子把多余水分代谢掉;装笼前两小时再供水,避免运输途中排泄不便。这样既保证水分,又不让鸽子背着“包袱”上路。

经过七天科学调理后,鸽子胸肌饱满有弹性,龙骨两侧结实微鼓,眼神明亮,站姿挺拔——这才是真正“满血复活”的状态。

除了喂食,恢复期的管理也不能忽视:每天中午开棚晒半小时太阳,帮助钙质吸收,增强骨骼健康;晚上注意保暖通风,防止感冒;观察每羽鸽子的精神状态和粪便变化,及时调整。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,往往决定鸽子能不能连续作战、越飞越勇。

赛前有策略,赛后靠调理。别以为飞回来就万事大吉,恢复期喂得对、调得准,鸽子才能一场比一场飞得好。养鸽如练兵,三分靠赛,七分靠养——慢工出细活,稳扎稳打,才能笑到最后。


文章来源于网络